对于建筑的认识,人们第一印象往往是对其外部的形态或者说是体量的认知,而现代夯土建筑作为现代建筑的一种类型,无论是从夯土的功能还是它的设计形态都是值得研究的。夯土墙建筑简单的来说就是用土为主要原材料修建的建筑,过去曾是我国广大村镇建筑的常见形式之一。

传统夯土墙施工工艺流程较为粗糙,对夯筑中的土料含水率控制不严格,夯筑时的力度控制不均匀,造成夯土墙体密实度较差,墙体质量难以保障。相比传统夯土建筑来说,现代夯土墙在汲取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进行了很大程度地改良和创新,取长补短,更加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要求,也满足了当代年轻人对于现代住房的要求和审美。夯土墙通过将选定的骨料(包括砾石、沙子、淤泥和少量黏土)的混合物夯实到位于模板之间的位置而构建的,当然现在也会添加少量固化剂,用来增加强度和耐久性。
夯土版筑技术是夯土墙发展的一个关键性技术,版筑即将土夹在两块木板中间,用杵捣坚实就成为墙。我国最早的夯土建筑始于殷商时期,常用于居民墙体、墓葬夯土封层、军事堡垒、城墙建筑等领域,发展至今已有几千年历史,我们古代的万里长城就是用夯土构建而成的。在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大拆大建后,国内的建筑学家和设计师越来越感到国内建筑和室内装饰的单调乏味,缺乏历史性多样性地域性,没有乡土文化意境美和中国传统的诗意美。夯土延续了原产地的地域特征,易于产生自然的亲切感,是乡土建筑地域性的重要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