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建筑中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强调自然材料的使用,开始关注人的情感,这些传统材料在建筑师的手中一改往日“落后贫穷”的面貌,作品所散发出的简单、温暖、谦和,展现了现代人对自然的向往和渴求。从当今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
夯土墙材料是生态性价比最高的传统材料之一,具有巨大的生态应用潜力。

传统夯土墙是一种以生土为主要建筑材料的墙体,加入适当配比的石灰、砂石即可,生土建筑自身的物理特性极好,冬暖夏凉的同时还能节能环保,就地取材,造价低廉,施工技术简单,施工工期短,建筑材料可循环利用,是一种低能耗的绿色环保建筑。但是由于传统夯土强度低、耐水、抗震性差等天生缺陷,使得夯土在现代建筑的应用空间越来越小。随着材料和工艺的不断提升,现代夯土正悄然回归,现代夯土墙采用现代化机械设备支模夯筑,在材料中加入了固化剂等其他胶凝材料,制作出的夯土墙不仅美观而且经久耐用,具有强度高、耐候性强、防水防潮,生态环保等诸多优点。
我国最早的夯土建筑始于殷商时期,常用于居民墙体、墓葬夯土封层、军事堡垒、城墙建筑等领域,发展至今已有几千年历史,我们古代的万里长城就是用夯土构建而成的。夯土建筑希望构建人与自然交流的新渠道,从场地本质出发,集合生态、空间、农耕文化,将几何形式融入生态思考,展示场地特有的乡村特性。土石景观新型夯土墙饱含自然情怀,采用新材料、新工艺,形成了特殊的肌理和美感,改变了过去费时费力的纯泥土夯筑制作思路,新型夯土墙不仅保留了原味生态风格,在美观性和经济性还有了进一步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