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土建筑发源于中国的中西部地区,该地区干燥少雨,丰富的黄土层成为华夏文明初期的天然建筑材料,目前我国生土建筑民居多集中分布于黄土高原,西南、华东、青藏高原、新疆、华中、华南等相对贫困的农村地区。因其具有舒适性、耐候性、观赏性和节能环保性,夯土材料日益获得了建筑设计师的重视和青睐,新型夯土墙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在世界各地崛地而起。
三合土的比例各是多少?夯土结构具有保温性能好、造价低、施工简单等优点,但也存在着强度低、耐久性差、外观差等缺陷。加上中国土木结构建筑均以木柱、木梁为承重结构,即俗称的“墙倒屋不塌”,这限制了版筑夯土承重墙体的进一步发展。夯土墙的隔热保温性能是非常优异的,真正可以称的上是冬暖夏凉,很多人说过去的土房子冬暖夏凉也就是这个原因。夯土墙结实、密度大且缝隙较少的压制混合泥块,由红泥、粗砂、石灰三者以一定的比例组合而成,使用重物对这种“三合土”进行夯实的动作去除其中的空隙,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夯土。为了解决古夯土墙的缺陷,现代夯土墙里面添加了固化剂,以增强它的承重性,通过抗压强度、冻融循环等表征手段,筛选出最佳性能的“三合土”配方为:糯米浆浓度在1%~2%范围内,土灰质量比不高于3:1,明矾浓度不超过0.1%,,这种配比的夯土墙为满足现代化居住条件提供借鉴和依据。
我国最早的夯土建筑始于殷商时期,常用于居民墙体、墓葬夯土封层、军事堡垒、城墙建筑等领域,发展至今已有几千年历史,我们古代的万里长城就是用夯土构建而成的。夯土有很好的在地性,其材质几乎可以和自然环境融为一体,非常符合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夯土墙艺术,突破传统,肩负国际化、升华表面纹理,营造新生活的建筑与景观,创造出独特的文化、时尚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