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洲和美国开始探索传统夯土技术的改进和现代应用,其中基于技术更新的夯土建筑工程不断涌现,使现代夯土建筑成为当今建筑阶段的一员。因为美,因为情,因为就地取材,因为节能环保,因为能够最终的归属土归土而又重新复活。

传统夯土墙是一种以生土为主要建筑材料的墙体,加入适当配比的石灰、砂石即可。传统夯土墙在构造上,分段夯筑形成的墙体之间因为夯实度不够容易出现裂缝,而且墙体的转角处连接也容易存在缝隙,影响墙体的整体性。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夯土建筑的设计和应用正在悄然发生重大变化,除了坚固和可靠性之外,材料的外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搭建模具相比较其他工序来说,是整个建造过程的重中之重,因为模板搭建的偏差,会直接影响到夯土墙体的结构和安全性。

在西域干旱多风地区,汉代烽燧还采取植物夹层和夯土夹层互筑的技术,利用植物根茎的牵引力保持夯土墙的稳定性,这是汉代夯土墙技术的一个创新。至今在新疆、内蒙古沙漠地带还遗留有诸多汉代烽燧遗址,可见修筑技术十分高超。夯土建筑希望构建人与自然交流的新渠道,从场地本质出发,集合生态、空间、农耕文化,将几何形式融入生态思考,展示场地特有的乡村特性。